"√""×"(对号和错号)的由来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7 17:34:49
它们也叫钩儿和叉,我想知道他们的由来!

据说,这个符号起源于英国。当时,英国的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,看到作业内容准确无误,便在这个地方写上批语“right”,也就是正确的意思。因为这个批语有好几个字母,写起来很麻烦,后来就以第一个字母“r”来代表。久而久之,又演化成更加简单的写法,就是“√”。因为这个符号写起来十分方便,以后就在世界上流行起来。
仔细端详一下符号“√”,你也许会发现,它与小写的英文字母的确有相似之处呢!

“√”这个符号是土生土长的,中国特色十分鲜明,并非从国外引进。它被称之为“对号”。表示完全正确。使用中中勾、叫挑。不仅用于教师批阅作业,应用范围很广。一、文告:如判决书。古代执行死刑,司法程序规定须由刑部呈请皇帝“勾决”。一笔勾销是勾决形的注解。有个成语叫名落孙山,过去有个读书人孙山参加科举考试,考中最后一名,便居榜尾,勾红后再无一人

错号是“false”延伸的,老师给学生批作业,一开始写false,最后只写个f,然后慢慢成了错号。